農業技術最早來源于日常觀察,并形成經驗。當我們沉浸在研究養蝦技術時,我們是不是也要想一想:
蝦在白天和夜晚的行為存在什么差別?
大蝦和小蝦的行為存在什么差別?
蝦是群居動物還是獨居動物?
這些都屬于蝦的生態學范疇,然而我們往往忽視了。
蝦的基礎生態學
1、蝦也是群居動物
據生態學家Rod McNeil介紹,小蝦通常是集體行動的,所以我們經常看到小蝦放苗后群游覓食。當光線增強時,比如白天,蝦會更加集中(問題:白天是否可以定點投料呢?);當入夜后,蝦會散開,說明蝦也是晝伏夜出的動物(夜間投料效果是否會更好?)。白天,如果池底有遮蔽物,如紅樹林根或海草,蝦也會散開。特別是小蝦,他們更喜歡尋找遮蔽物。
2、蝦喜歡深水還是淺水
小蝦喜歡棲息在水位不深的淺灘,而到了較大規格時,大蝦才會到底部覓食。通常來說,在野外尋找大蝦是比較困難的,因為他們通常棲息在深海。
3、蝦是怎么攝食的?
通常,白天,蝦形成“部隊”在池塘底部漫游尋找食物,最大的蝦在隊伍的前面,最小的蝦在后面。而小蝦更喜歡在池塘邊緣的淺水區尋找食物。夜晚,蝦則會散開覓食,因此,投料的時候,小蝦的喂料范圍可以近塘邊一點,隨著蝦的長大,投料可以慢慢往塘中擴大。
蝦是很貪心的動物,嘴里啃著一顆飼料,同時步足也會尋找另外的食物。如果他們看到一個更大的飼料或更好的飼料時,它們會放下第一個,又抱起另一顆。
到晚上時,南美白對蝦也會挖一些底泥里的食物進食,所以會表現出一定的挖掘行為。因此Rod McNeil并不贊同在晚上投料,因為蝦表現出一定的挖掘行為,而攝食較少的飼料。另外,Rod McNeil認為在上午十點至下午四點之間喂料也是徒勞無功的。因為蝦在那段時間總是在踐踏、撕裂或錯過飼料,造成飼料的浪費,浪費率高達30%。(思考:吃料最佳時間是否是黎明后和傍晚天未黑時?)
4、蝦是不是總是在吃東西?
吃東西幾乎是蝦每天都在做的事情,它們總是在尋找食物,如果它們真的很自在,它們可能會放慢一段時間,但是一個半小時后,它們又會回到吃食行為。可以說,蝦的生命總是在移動,總是在吃東西。
5、用料臺觀察吃料情況是否準確
Rod McNeil認為,撒料在料臺后,一般是大蝦先到,然后才是小蝦,大蝦會吃了或帶走大部分飼料,并在料臺上停留十五到二十分鐘,然后都會抓住一顆飼料離開。當他們走開時,他們會在顆粒上咀嚼一會兒,然后放下。小蝦很少上料臺或者等沒有料時才上料臺,所以當你拉起料臺時,你通常看到的是養殖最成功的個體。如果你看到料臺上有空腸空胃的蝦,說明這塘蝦的情況不容樂觀了。
6、如何正確投喂蝦料
蝦的腸道的顏色跟它吃的東西是有關的,如果蝦的腸道是黑色的話,說明這蝦吃的不全是飼料,一定是吃了其他東西的,如果我們投料了半小時或一小時去看蝦,蝦的腸道里面應該都是飼料的顏色——棕色或灰色或褐色。
正常情況下,投喂完后,蝦的腸道的顏色要么就是黑色,要么就是棕色。一般腸道飼料的顏色是棕色或者是灰色的。如果蝦的腸道是空的,蝦就是有問題的,對蝦喂食后腸道應該都是有東西的。
7、如何正確投喂飼料
舉例參考:如蝦苗單個體重為0.5克(1000尾/斤),放苗量是60萬尾時,那么日投餌是:
日投餌量=存塘蝦數×單個體重×投料比
日投餌量=60萬×0.5×10%=30000克=30公斤;如果你一天喂三餐,那每天就是喂10公斤。
中國鰻魚網報道
中國鰻魚網(www.hzqizhen.com)所刊登的所有內容,包括但不限于圖片、文字及多媒體形式的新聞、信息等,未經著作權人合法授權,禁止一切形式的下載、轉載使用或者建立鏡像。獲得合法授權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必須為作者署名并注明“來源:中國鰻魚網”字樣。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依法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