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從發現白斑病毒開始,已經過去二十多年了,到現在依然沒有辦法徹底解決白斑病毒。在上世紀的九十年代初期,白斑病毒風行大陸、臺灣、亞洲養殖業,導致當時主要品種
如斑節對蝦、中國對蝦受到毀滅性打擊,對蝦產量斷崖式下降,幾乎所有的養殖戶是談斑色變。
此后,養殖界痛感白斑病毒的威力,借而引進外來養殖品種,以避開白斑病毒的威脅,這才有了南美白蝦進中國大陸。南美白蝦進入中國的十年,靠著強大的抗白斑能力,十年時間迅速發展,成就了目前眾多飼料生產商、種苗生產商以及不計其數調水生產商。
好景不長,本世紀初,隨著白蝦的迅速發展,白蝦二代苗或者說土苗的也隨之普及,本地化種苗的結果就是白斑病毒(也包括紅體病毒)在白蝦迅速、廣泛性的傳播。
從2008年開始,我們開始大力推廣一代苗,所謂一代苗,就是指當年度進口親蝦所產出的第一代蝦苗。到了今天,一代苗的使用已經接近99%,幾乎沒有養殖戶還會使用土苗了。應該說,一代苗也為養殖業做出了巨大的貢獻,到2016年止,我們在臨床上發現白斑病毒的蹤影微乎其微,雖然期間出現了種種蝦病,比如肝臟壞死癥、白便、腸微孢子蟲、生長緩慢等等,但白斑病毒近于絕跡了。
但遺憾的是,從去年(2017年)開始,我們開始檢測出零星的白斑,我們推測是一些品牌蝦苗場或者說是一些冒牌蝦苗場,由于親蝦供應不足,開始使用養殖肉蝦來進行育苗所致。
到了今年的現在,我們在蝦病檢測環節,發現白斑已經悄然成為今年最大的危害疾病。如圖,甲殼上的各種各樣的白斑。我們在放苗不到10天的對蝦上,發現白斑,也能在養殖超過60天的白蝦上發現白斑病毒。出現白斑的對蝦,涉及各個品系、各個品牌。
感染病毒的蝦(無論白斑或紅體),其肝臟腫大,黃白呈豆花狀,與弧菌感染的肝臟萎縮,有顯著不同。
白斑病毒雖然不是必死癥,有時也可以養到大蝦,但在整個養殖環節,它就是一粿待爆的炸彈,任何一個不良因素,都會觸發爆炸,而你,根本不知道爆炸何時會降臨到頭上。
白斑病,出現概率正在大幅度上升的同時,還經常伴隨著弧菌感染癥狀,可以見到各種肝臟萎縮現象,感染白斑的蝦,體色發紅,經常被誤認為是“紅體”,其實,白斑與紅體是完全不同的病毒,目前養殖形勢,發病蝦多數是白斑病毒。
業界早已認定,病毒的發作與應激有密切相關。其實,關于水生動物的病毒病,不管是石斑魚的虹彩病毒、金鯧魚的神經壞死病毒,還是對蝦的白斑病毒,在沒有爆發之前,病毒雖已潛伏在體內,機體仍然是健康的,病毒沒有呈爆炸性擴散之前,魚蝦依然穩定生長。
所有的白斑病毒病爆發,都離不開兩個原因:一是環境緊迫形成的應激,這種應激可能是藥物刺激,可能是缺氧,也可能溫度變化,也可能是亞硝酸鹽帶來慢性中毒……二是白蝦機體免疫能力的下降。
病毒一旦發作,醫治痊愈的可能性很低;病毒要預防才有效。
預防病毒,要保持水質的穩定,也就是維持相對豐富的藻相與菌相;平時,注意保持底部清潔,定期拋灑活底一號、利底清。在飼料方面,添加優質的vc,如vc三聚磷酸酯、乳酸菌,以提高其免疫能力,不失為一種較好的辦法。
感染病毒的蝦,尚沒有特效藥處理,目前采取抗應激、饑餓療法,有一定效果。
中國鰻魚網報道
中國鰻魚網(www.hzqizhen.com)所刊登的所有內容,包括但不限于圖片、文字及多媒體形式的新聞、信息等,未經著作權人合法授權,禁止一切形式的下載、轉載使用或者建立鏡像。獲得合法授權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必須為作者署名并注明“來源:中國鰻魚網”字樣。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依法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