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A级毛片,日本不卡三区,亚洲欧美一区二区三区,免费A级毛视频

歡迎光臨中國鰻魚網

粗放的養殖模式終于改了——對南美白對蝦養殖熱的反思

       “蝦池污染太重,地下水抽了也不行。”4月初,在如東經濟開發區鳳陽村一處南美白對蝦養殖基地,徐姓養殖戶的8畝蝦棚已被拆除。

3月中旬起,南通市全面打響南美白對蝦養殖污染專項整治,向粗放式養殖模式開刀,明令去年831日后新建、擴建、改建的蝦塘一律復耕還田,徐姓養殖戶的8畝蝦棚由此被夷為平地。

暴利驅使,一度挖塘失控

南通全市內陸已建南美白對蝦大棚設施養殖面積不下數萬畝。南美白對蝦利潤有多大?較早發展養殖的如東縣豐利鎮環漁村黨支部書記陳昌泉告訴記者,一畝大棚蝦塘投資萬元以上,一年能養殖兩茬,每茬產量低則六七百斤,高則上千斤,一年即可收回成本且能獲利。而一個蝦棚一般能用三至五年。起初,當地蝦塘面積僅600畝,沒幾年,養殖面積急劇膨脹到2600畝,全村4年前沒了田地種糧食,全被蝦塘覆蓋。

 “政府曾將南美白對蝦作為優勢主導品種大張旗鼓地推進,加上近些年南美白對蝦養殖效益高,客觀上推動這一產業瘋長。”通州區水產技術指導站一位人士坦言,按發展規劃,僅2015年一年光景通州全區內陸養殖面積就超過7000畝。

南美白對蝦養殖風靡南通內陸,與2013年出臺的《南通市南美白對蝦產業發展規劃》(下稱《規劃》)不無關系。該規劃明確提出“全市南美白對蝦產業主要布局在各縣(市)、區海岸線內側地區,發展規模化產業帶,適當延伸到內陸區域”。正是有了這樣的規劃引領,加上頻繁的觀摩會、現場推進會,以及加壓在各地的發展高效設施漁業的考核任務,南通各縣(市、區)南美白對蝦養殖業如火如荼,呈現空前繁榮景象。截至今年初,南通全市南美白對蝦養殖面積超過13萬畝,經營主體有五六千個,養殖從業人員四五萬人,成為單品養殖面積最大的水產養殖項目。

生態損害,令人憂心忡忡

南美白對蝦養殖無序擴張,特別在內陸發展養殖南美白對蝦,其危害顯而易見:占用大量基本農田、濫采地下水、尾水直排污染生態環境。植保專業出身的如東縣環保局環境監察大隊副大隊長姜旭華算了一筆排污賬,一畝地可建七分地的大棚設施蝦池,一口蝦池以水深70厘米為例,一茬約排出200噸尾水,100口蝦池一茬就是2萬噸,一年兩茬共計有4萬噸的尾水要排到河溝里。如果一個地方連片有幾個這樣規模的養殖戶,附近的水體、地下水包括土壤環境會受影響,隨之帶來土壤鹽堿化、濫采含鹽地下水作為養殖用水,損害生態環境,且容易形成漏斗引發地面塌陷等次生災害。“最好的辦法就是尾水集中收集,統一排放到大海。”姜旭華說,一旦南美白對蝦行情不好,土壤修復需要幾十年的時間才能復耕,且代價巨大,由此決定南美白對蝦不宜在內陸發展。

去年,省環保督察組指出南通南美白對蝦養殖業無序發展帶來的生態環境污染問題,要求切實有效地解決好百姓關心的養殖污染問題。

事實上,南通市和如東縣早在兩年前就認識到南美白對蝦無序發展的隱患,取消了政策性激勵措施,不再鼓勵內陸養殖。

限期整治,設定發展底線

曾以養殖規模大而被稱為“南美白對蝦第一縣”的如東,承受著巨大的整治壓力。根據整治方案,即使合格的養殖場(戶)均須對照生態養殖的要求,嚴禁養殖過程中添加海水晶、鹽等鹽類物質,嚴禁非法取用地下水養殖南美白對蝦,做到合法取用地下水、廢氣達標排放、養殖尾水達標排放。今年底前,整改不達標的一律關停。如東沿海地區的養殖場(戶)最遲于明年底前完成整改任務。

 6月底前內陸地區南美白對蝦養殖戶全部拆除復墾到位。”如東經濟開發區一位負責人告訴記者,全區南美白對蝦養殖戶247戶,總養殖面積5262.18畝。區里已成立五個工作小組,采取分村到戶、包干到戶、責任到人,簽訂復墾承諾書和斷電委托書,限期自行拆除。

南通市水產技術推廣指導站站長倪建忠說,如果內陸養殖南美白對蝦采用魚蝦混養養殖模式,就不存在尾水不達標問題,但這種淡水養殖的產量遠不及海水養殖的產量,且蝦的成色也稍遜一籌。在這位人士看來,內陸養殖南美白對蝦,只有通過推行魚蝦混養或工廠化養殖模式,可使相當部分的養殖水得到循環利用,實現“零排放養殖”,這將是內陸南美白對蝦健康養殖的發展方向。

令人樂見的是,《南通市政府關于促進現代漁業綠色發展的意見》經南通市政府常務會議討論通過,明令禁止在內陸地區發展半咸水養殖,鼓勵發展池塘淡水養殖和工廠化循環水養殖。與前些年出臺的《規劃》相比,《意見》對養殖規劃布局進行調整,劃定“禁養區”“限養區”以及“養殖區”,設定發展底線。可以預見,生態健康養殖模式必將有力推動南通南美白對蝦養殖轉型升級。

中國鰻魚網報道

【關鍵字】:水產養殖漁業,對蝦養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