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如何低溫春季肥水?
2、如何解決下苗水渾?
3、塘口長青苔如何治?
4、人家苗脫殼了,我的還沒有,為什么?
這些問題或許很重要,然而,春季3月~4月,最大的問題,會出在目前讓你還未足夠重視的水草上。
從現在開始,春暖花開,江河水暖,當你塘口的水草得不到有效管理,那才是真正危機的開始。
我們先看江南地域及沿長江向西地區,江蘇常州,蘇州,金壇,溧陽,高淳,安徽當涂,宣城,湖北漢川,洪湖,仙桃等養殖區特別是已播輪葉黑藻芽孢或老塘口芽孢發芽的平底塘,自3月23日始,已經草蟲高發期了,從江蘇常州,蘇州等地區養殖戶反饋的塘口情況看,不但水體中各種水生昆蟲,浮游生物泛濫。而且伊樂藻,輪葉黑藻上檢測出食草類芽蟲,水蠅幼蟲。另外筆者27日在洪湖沙口鎮4個養殖戶塘口檢測,輪葉黑藻上草蟲密度已經很大,養蟹者說技術服務團隊,已經就本次水體草蟲次生災害將在未來15日有暴發趨勢,發出了紅色預誓通告,希望大家注意觀察,極時備藥防蟲!
輪葉黑藻吃草蟲
那么今天春季,這么早,這些蟲害如何引來的呢?
記得年前,兩場大雪,很多所謂專業水產媒體就說:2018年,塘口將會比往年要好養,很多有害菌及各種水生昆蟲對養殖塘口的危害將減少,原因很簡單,說大雪會凍死這些蟲卵,有害菌芽孢等等!甚至有專家套用農諺:今年雪下三層被,來年枕著饅頭睡。這樣的笑話來比如:今年塘口蟲害將會減少。孰不知,水生環境與陸生環境對待嚴寒的自然選擇根本不能類比!
那么,這樣的坑人理論,將會給廣大蟹農有多大的誤導,先了解一下,今年蟹苗為什么會大范圍減產?
自然常識告訴大家,高端生物對自然環境的適應性劣于低端生物,水體中各種水生昆蟲,浮游生物及有害病菌所受自然氣候的影響從根本上說,比螃蟹肯定小,這從根本上反應,惡劣氣象條件下,對生物生存的影響,將是從高端到低端全履蓋的。相反,生物體越簡單,對抗自然氣候的侵蝕本能就越強,優勝劣汰,能存活的必將更強勢,繁衍的優勢更加明顯,對來年的養殖將會是更大的考驗!筆者為此曾專門署文論述過,今天我就不加重復了。
時下,網絡上很多養殖戶,這幾天,天天群里曬水質,什么草好水好,一清到底,水色綠爽,能看到蟹殼等等!
其實,平靜之下無太平,真正的養殖危機才悄無聲息的開始。為什么今年的水生蟲害會來的如此早而瘋狂呢?
中國古人云:流水不腐,戶樞不蠹!
什么意思呢?
流動的水不會腐敗生蟲,木門常開常關不生蛀蟲。由于老的養殖觀念,春季清塘后,養殖戶很少注意為塘口勤換水,造成養殖塘口一塘死水,(說換水會損失肥度,浪費肥水效果),這是我們必須重視的最大問題的根源與開端。
今天,作為養蟹人,春季3~4月份,在處理養蟹環境時,總是忽略,塘口水體的流動性,往往春季很少調節塘口水質,不喜歡對塘口水體進行調補,讓水體變活。形成了死水效應,而靜止水體是各種水生昆蟲,浮游動物的最優質繁殖地,這樣的塘口,不但很難肥水,而且最容易出現生物排泄物過多引發水體白濁,氨氮,亞硝酸鹽雙高!引發更大的蟲害及水體次生災害?,F實中,更新養殖理念比更新藥品效果更值得廣大蟹農重視。
最后,關于這次來勢洶洶的蟲害及引發的水體次生災害將會走多遠,廣大養殖戶朋友又如何應對呢?
筆者認為,養殖本身就是一個動態平衡的過程,雖然我們一直倡導,生態平衡養殖理念,但是,在人工高密度養殖的條件下,合理人工用藥干預,是有效終止蟲害的手段。
目前,科學引導副作用小的殺蟲,控蟲技術,及符合邏輯的管理塘口要素很有必要。就此,養蟹者說技術服務團隊提出如下參考建議:
1、關于近期水體中浮游生物及水生昆蟲過多,引發水生環境次生災害的處理。
有人說,用點阿維菌素早上天剛剛亮的時候,沿著池塘邊用噴霧器打一到兩米寬就可以了,還晚上用燈光搞,太麻煩了吧!
其實引導你這么殺蟲的邏輯就是——早晨沿邊溶氧會比其他地方高,蟲子容易這個時間點游邊,但是,目前的這個階段水體溶氧遠沒有你想象中那么低,自然沿邊蟲子并不多,所以,采用沿邊殺蟲的邏輯未必能夠有效殺蟲,殺蟲劑用藥量還增加了,對于正在蛻一殼螃蟹刺激及危害肯定存在,養蟹的你如果怕麻煩,那么你的塘口就真的麻煩不斷了!
2、關于伊樂藻和輪葉黑藻出現蟲害及將爆發的現實。筆者只給出一條建議:果斷用藥,迅速中止蟲害蔓延。
中國鰻魚網報道
中國鰻魚網(www.hzqizhen.com)所刊登的所有內容,包括但不限于圖片、文字及多媒體形式的新聞、信息等,未經著作權人合法授權,禁止一切形式的下載、轉載使用或者建立鏡像。獲得合法授權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必須為作者署名并注明“來源:中國鰻魚網”字樣。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依法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