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全國南美白對蝦白蝦存塘量大幅減少,近期各地蝦價持續攀高,出蝦多集中在60支/斤及以上小規格,大規格蝦偏少,蝦價高位運行,40支/斤規格高達30-40元/斤……
由于天氣原因,2017年華南不少地區中造蝦都草草收場,更多養殖戶將目光盯在冬棚蝦上,“冬棚蝦養得好,快過印鈔機”,如今,部分產區冬棚陸續出塘了,綜合近幾期中國蝦價指數數據來看,當前對蝦養殖效益不錯,究竟這臺“印刷機”整體效益如何?一起來看看。
冬棚蝦收尾養戶大賺,春季放苗陸續開始
珠海:塘頭出蝦高峰期,規格整體偏小
截至2月底,珠海地區的冬棚蝦養殖進入出蝦高峰期,尤其受到春節消費影響,消費市場對蝦需求量猛增,在市場需求的助推下2月份當地出蝦十分活躍。據了解,春節期間乃至整個正月都是對蝦市場銷售旺季,所以不少之前待價而沽的養殖戶也都選擇在此時出蝦。據當地報價員介紹,今年春節對蝦價的帶動作用較為明顯,目前當地40支/斤規格對蝦價格在45元/斤,比上月同期高出5元/斤。
不過,雖然整體出塘量較之前大幅增加,但從具體的養殖情況來看,本月珠海地區塘頭對蝦存在較為明顯的規格偏小問題。據當地某飼料公司業務員介紹,近期塘頭蝦規格多以60-80支/斤為主,30-40支/斤規格對蝦雖然價格高,但產量不多。另據介紹,隨著冬棚蝦的陸續出塘,氣溫也逐漸轉暖,當地春季放苗隨即開始。
江門:冬棚蝦將持續到清明,轉肝期長困擾蝦農
到2月下旬,隨著當地氣溫的不斷回升,江門地區的冬棚蝦陸續出蝦。據江門地區大北農業務員馬景華介紹,本造冬棚蝦總體養殖情況不如去年,放苗較晚、對蝦規格偏小,多在60-100支/斤左右。也是因此,本造冬棚蝦養殖周期要比往年長,馬景華表示預計將持續到清明節左右,多數養殖戶才會陸續拆棚。
據業內人士介紹,去年受冬季氣候因素影響,江門地區冬季放苗普遍比去年晚一個月,加之前期兩股強冷空氣來襲,造成了冬棚蝦普遍上罾慢,轉肝期較長,這使得冬棚蝦養殖風險明顯高于往年,冬棚蝦越來越難養。
中山:冬棚養成率三成左右,養殖規模縮減
春節過后,中山當地的冬棚蝦有7成以上都已出塘,僅有少部分放苗較晚、長速較慢、規格偏小的對蝦存塘,不過這部分養殖戶也都在等待正月內蝦價合適時出蝦。由此可以看出,中山本造冬棚蝦已基本結束,據了解眼下已有出蝦結束的養殖戶開始拆掉搭棚,購進新苗,準備進行春造蝦養殖。因為當地對蝦養殖正處在冬棚蝦結束、春造蝦開始的節點上,有人出蝦、有人補苗,所以對蝦規格參差不齊,從幾十支到幾百只一斤都有。
據大北農神爽水產神虎軍團高級總經理蒲云宇介紹,本造冬棚蝦受到多種因素影響,總體養成率不高,僅有三成左右。但是,由于今冬蝦價遠遠高于往年同期,因此對于凡是把蝦養成有蝦可出的養殖戶來說,這一造冬棚蝦可以說大賺特賺。一般來說,因為冬棚蝦養殖周期長,養殖管理更細致,對蝦體型、賣相都要更好,蝦價也比春造蝦、中造蝦高。
據了解,對于本造冬棚蝦來說,病害是導致對蝦總體養成率不高的原因。蒲云宇表示,雖然2月以來,相比前期病害情況已有所緩解,鮮有十分嚴重造成排塘的情況發生,但偷死的現象仍時有發生。
可以看出,病害肆虐導致如今對蝦養殖風險越來越大。實際上,過高的養殖風險導致蝦農棄養,從2016年開始,中山的冬棚蝦養殖面積便出現縮減,而今年這種情況進一步加劇。據蒲云宇介紹,在中山地區主要的對蝦養殖區域樂從、黃圃,原本過去這兩個區域對蝦養殖非常多見,但今年蝦塘已經明顯減少。
湛江:蝦中高價搶100支/斤規格
相比于珠三角地區,去年粵西地區冬棚蝦放苗時間相對較晚,以湛江地區為例,目前湛江當地冬棚蝦仍處于養殖高峰期。據湛江恒興珊瑚飼料有限公司區域經理蘇凱介紹,從本月冬棚蝦養殖的整體情況里來看,東海島有些區域不太好,存在大規模排塘的現象。總體來說,早期放的苗普遍生長偏慢,中后期相對可以。因此雷州、徐聞、遂溪等地方放苗較東海島要遲,養殖情況相對好一些。
冬棚蝦養殖周期拉長,這對廣大養殖戶來說是利好消息,因為目前湛江地區蝦價遠高于往年同期,對于冬棚蝦有產量的養殖戶來說,養好這一造冬棚蝦大可謂打開了“印鈔機”。據蘇凱介紹,春節期間是湛江地區冬棚蝦出蝦高峰,由于蝦價十分好,各種規格對蝦都有市場,除常規的40-50支/斤規格對蝦搶手之外,70-80支/斤規格對蝦也供不應求,甚至連100支/斤的小蝦都有蝦中高價收蝦。
— 廣西北海 —
氣溫不斷回升,外塘養殖戶等待投苗
與華南其他對蝦主產區相比,冬棚蝦在廣西地區一直難成氣候,規模較小,分布也較散,主要集中在北海、欽州地區。不過,盡管養殖規模不大,養殖戶技術條件有限養成率也普遍不高,但由于目前當地冬棚蝦價格飆升,加之春節消費帶動,以北海地區為例,據當地業務人員介紹,本造冬棚蝦給養殖戶創造了不錯效益。另外他也表示,雖然大棚養殖非廣西地區主流模式,不過隨著北海氣溫的不斷難回升,部分本地養殖戶已開始零星投放蝦苗,準備開始早造蝦養殖。
— 浙江蕭山 —
加溫大棚放苗結束,混養比例增加
到2月底,蕭山地區備有加溫設施的大棚基本已陸續放苗結束,因為放苗時間不久,暫時沒有明顯的病害發生,不過由于受到環保政策的影響,燃煤鍋爐被禁,因此這部分養殖模式的占比不高。另外,從整體養殖情況來看,冬季對蝦吃料差、長速慢的現象在蕭山地區也較為常見,不過據當地養殖戶介紹,采用羅氏沼蝦與白蝦混養的模式,對蝦表現出長勢良好,因此預計這種混養模式,今年的規模將有所增加。
— 海南海口 —
排塘時有發生,養殖戶稱蝦苗轉肝難
春節期間是全國多地對蝦出塘高峰期,但海口地區情況卻并非如此。受到病害情況的影響,不僅對蝦吃料慢,規格小,甚至有外塘蝦養殖60天尚遲遲不見轉肝最終導致排塘。據海口當地對蝦養殖戶王龍介紹,這個正月他都沒有多少蝦可出,周圍的養殖戶也是如此,總體比去年這個時候養殖情況要差。不過,也有養殖戶表示海口冬季多見外塘養蝦,搭棚的很少,但從今年的高蝦價行情來看,可以考慮來年搭棚試試,降低養蝦風險。
— 福建漳州 —
養成率明顯提高,但對蝦仍供不應求
相比于1月份,《農財寶典》記者從福建漳州地區了解到,本月當地對蝦養殖情況明顯好轉。據福建順源水產業務黃經理介紹,前期不少養殖戶有反饋蝦苗出現發病的情況,主要表現為偷死,基本漳州幾個主要養殖區域的冬棚蝦或多或少都有病害現象,但是2月以來,隨著天氣的好轉,前期的發病情況明顯好轉,尤其在70-100天之后,成活率顯著提高,盡管仍有零星發病,但未出現太過嚴重的情況。
而隨著漳州地區對蝦養殖情況的好轉,正月以來,當地也進入了對蝦市場行情高峰期。據了解,目前出塘對蝦規格多在40-60支/斤,并且相比于1月份,各規格對蝦價格平均漲幅達到5-6元,這也使得福建地區成為近段時間全國對蝦漲幅最大的區域之一。不過,盡管當地對蝦養成率轉好,出塘量走高,但由于市場需求太過旺盛,對蝦仍呈現供不應求的狀態,甚至有業內人士認為后市價格將繼續走高。
— 江蘇如東 —
小棚蝦持續火熱,北方蝦中搶購
2月正值江蘇如東地區小棚蝦養殖高峰,春節刺激了當地養殖戶的出蝦熱情。另外,由于冬季東北、華北地區對蝦市場供不應求,不少蝦中前往如東地區收蝦,這更加拉動了如東當地的對蝦市場行情,據當地業務人員介紹,近期如東30支/斤的大規格對蝦已飆至50元/斤。而從對蝦整體養殖情況來看,前期影響如東地區對蝦養殖的蝦苗問題也有所好轉,業內人士認為這主要是與蝦價高,養殖戶賺到錢,因此后期補苗時多選擇高價位品牌苗有關。(作者:農財寶典-新漁網記者 孫旭東)
中國鰻魚網報道
中國鰻魚網(www.hzqizhen.com)所刊登的所有內容,包括但不限于圖片、文字及多媒體形式的新聞、信息等,未經著作權人合法授權,禁止一切形式的下載、轉載使用或者建立鏡像。獲得合法授權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必須為作者署名并注明“來源:中國鰻魚網”字樣。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依法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