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A级毛片,日本不卡三区,亚洲欧美一区二区三区,免费A级毛视频

歡迎光臨中國鰻魚網

溫室鱉“紅底板病”發病原因與防治措施

鱉紅底板病又名赤斑病、紅斑病、腹甲紅腫病、紅腹甲病等,由氣單胞菌屬的嗜水氣單胞菌引起。主要危害對象是幼鱉、成鱉和親鱉。死亡率高,一般為20%30%。近日,針對此病癥小編特地采訪了浙江湖州地區甲魚病害治療專家,現把專家對紅底板病的防治經驗與廣大養殖戶分享。

一、發病原因

1)養殖池底、池邊堅硬粗糙,鱉在爬行時,底板摩擦受傷,遇水質惡化、生態環境惡劣時,感染病原菌所致;

2)在捕捉運輸時,鱉的腹甲摩擦、擠壓受傷后,感染病原菌而引發本病;

3)也可能是腐皮病、穿孔病、紅脖子病或其它內臟炎癥等引起的一種臨床表現。

二、發病癥狀

鱉底板呈紅色斑點或整塊紅斑。同時伴有潰爛水腫,有的鱉口鼻流血。解剖可見肝臟發生病變,有的呈黑色,有的花斑狀。腸道局部或整段充血發炎。有的腹腔有積水。鱉停食,反應遲鈍,一般23天后死亡。

三、預防措施

1)在飼料中添加多維、多礦等,增強鱉的體質,提高鱉的抗病力;

2)巡塘過程中發現病鱉應及早治療或設法捕出并隔離;

3)盡量避免鱉受內、外傷;

4)池塘定期消毒、定期排污,改善水質;

5)嚴格控制投喂量,減少飼料浪費,減少對養殖水體的污染。

四、參考治療方案

1PH值調整至7.58.0

2)外潑:羅紅霉素2 /立方水、土霉素15/立方水、葡萄糖20/立方水,隔天潑灑一次,連用23天;

3)內服:葡萄糖5/公斤飼料、電解多維2/公斤飼料,連用23天。

中國鰻魚網報道

【關鍵字】:水產養殖漁業,溫室鱉,紅底板病,防治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