露天池塘常溫培育的鱉(尤其是親鱉),在冬眠期間和冬眠后往往有較多數量死亡的現象,人們稱此為“越冬死亡癥”,也有人稱為“越冬病”。
1、癥狀
“越冬死亡癥”是個很復雜的疾病的統稱,誘因不同,所表現的癥狀也不相同。有死亡后上浮的、沉底的、在泥沙中的,也有爬上岸死亡的。就死因而言,有內外傷的、瘦弱的、鼻霉及肺炎的、寄生蟲的,也有入冬前患病的,患病病種不同,死后表現也不同。
2、病因
①雌鱉產完最后一批卵后,身體極度疲勞和虛弱,此時氣溫和水溫逐漸下降,雌鱉的攝食能力減弱,如果所投飼料營養不全面,雌鱉虛弱體質得不到恢復,體內營養積蓄過度消耗,這樣經過漫長的冬眠后,雌鱉的體質和抵抗力就更弱,極易消瘦并受病原體感染發病,甚至死亡。
②體質虛弱的鱉,在越冬前因捕捉驚擾、相互撕咬而受傷,繼而傷口感染,病原菌入侵并在體內大量繁殖,這類病鱉在寒冬到來時已無力鉆入泥沙中越冬,僅臥于池底淤泥上,最后因病情惡化、凍傷而又得不到及時治療而死亡。
③部分體質較弱病癥較輕的鱉,開始越冬時,僅能鉆入淺層泥沙中或身體半露于泥沙之外,處于一種半冬眠狀態。越冬期間,偶遇天氣反常,如氣溫突然上升到20℃以上,這些體質較弱的病鱉便會誤認為天氣轉暖,而鉆出泥外進行覓食,甚至爬上曬背臺曬背,又遇上氣溫在1~2天內急劇下降,導致這些病鱉一下適應不了,體質進一步下降,病情惡化而無力鉆入泥中,僅暫臥于淤泥上,逐漸死亡,最后浮于水面。
④部分體質較好的鱉越冬前雖因受傷或其它原因感染病菌發病,當冬季來臨,仍能鉆入底泥中越冬,但病情繼續惡化,而此時病鱉又不能得到食物的補充和藥物治療,加上池底淤泥多年未清,硫化氫、氨等有毒氣體過多,病鱉很快爛死在塘泥中。
⑤水環境不好。冬季12℃以下時,鱉是用鰓狀組織呼吸的,所以水中的溶氧對鱉越冬影響很大。越冬期間池水面長期冰封會使鱉缺氧而死。池中有機質過多,耗氧過多,而使水體缺氧或產生氨氣和硫化氫等有毒氣體,也會使鱉中毒而死。
3、預防
“越冬死亡癥”更強調以預防為主,最大限度地減少該病的發生。預防措施主要有:
①投喂優質的配合飼料產品,越冬前在飼料中添加“多維”、“多礦”、“免疫多糖”、“越冬寶”等體質增強類保健品。
②可以在飼料中適當添加油脂,增加鱉體內的脂肪積累,為冬眠做好物質儲備。
③調整好越冬塘的底質和水質,越冬前可先更換部分池水,然后用“底改”(3~5克/立方水)改良底質,再潑灑“戊二醛”(2~3克/立方水)消毒養殖水體。
④越冬前對鱉內臟進行護理,尤其是肝臟,如果鱉存在一些病癥,應及時治療,不能帶病過冬。
⑤越冬期間根據池水的狀況,可更換1/3~1/2的池水。在氣溫上升到15℃以上時可潑灑“戊二醛”(2~3克/立方水)或“碘制劑”(2克/立方水)消毒養殖水體。
⑥ 鱉冬眠期間保持環境安靜。
中國鰻魚網報道
中國鰻魚網(www.hzqizhen.com)所刊登的所有內容,包括但不限于圖片、文字及多媒體形式的新聞、信息等,未經著作權人合法授權,禁止一切形式的下載、轉載使用或者建立鏡像。獲得合法授權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必須為作者署名并注明“來源:中國鰻魚網”字樣。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依法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