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大連金海灣養殖科技 許美美
貝類健康養殖是在獲得優質苗種前提下實現的可持續發展。優質苗種來自于質優親體和安全健康的水質及可控的系統操作管理。
近些年,隨著工農業發展,沿岸及養殖自身污染,弧菌超標、理化指標不達標、水體毒素累積、水質營養結構及功能完整性下降。
出現苗種健康及成功率偏低等問題,如親體產卵量,孵化率低,幼體成活率下降,稚貝脫簾等。
在蝦夷扇貝、海灣扇貝升溫育苗過程中,親貝性腺促熟及幼體培養時期的水質、餌料等技術管理是育苗成功的直接因素。稚貝出庫前的水質和健康管理更是重要一環。往往育苗前期成活率不低,由于后期稚貝餌料、水質管理、弧菌超標、藻毒素、溶解氧及免疫力等原因,脫簾死亡,育苗前功盡棄。
幾年來,我們親自體驗貝類育苗水質及健康管理維護技術,研究摸索總結了扇貝育苗整個過程重要技術環節的把控操作經驗。在水質技術管理、餌料營養及質量技術管理,親貝促熟飼喂技術管理,稚貝出庫前的水質及綜合管理方面的操作方法進行總結,期望為一線育苗技術提供更好的經驗和服務。
現將育苗技術總結如下,僅供參考:
1、親貝性腺促熟水質技術管理
采取每天潑灑“復合植物活性物質--全效倍力健3毫升/立方水體,原菌一號或EM凈水王5毫升/立方水體”。每日倒池換水后潑灑。親體性腺促熟全程,堅持使用。每日全量換水一次。近產卵期,循環換水或日換水兩次。
2、親貝促熟期餌料技術管理
采用培養的各種新鮮的單細胞微藻為主,配合合成飼料及免疫佐劑“種貝促熟寶、酵母多肽、海洋紅酵母粉、螺旋藻、亞克305、免疫多糖”等。每日配合餌料總投喂量1-10克/立方水體。單細胞硅藻為主或視親貝培養密度、溫度、攝食量調節。
3、貝類浮游幼體水質技術管理
打底水放入“倍力健3毫升/立方水體+原菌一號或者EM凈水王5毫升/立方水體”再將選育后的幼體入池。每日如換水,按換水量做補充。幼體培養日換水量四分之一至二分之一。倒池視水質檢測數據及幼體發育狀況決定。
4、浮游幼體餌料技術管理
人工培養的新鮮單細胞微藻為主,適當輔配貝類消化酵素0.1-0.2克/立方水體。
5、變態附著稚貝水質技術管理
“倍力健3-5毫升/立方水體+原菌一號或者EM凈水王5毫升/立方水體”每天換水后潑灑一次,前期換水量三分之一至二分之一。后期換水量加大,或者流水培養至出池。降溫視出庫時間及時調節。
6、稚貝期餌料技術管理
培養的各種新鮮單細胞微藻為主,配合“酵母多肽、海洋紅酵母粉、貝類消化菌素”等。輔配量0.2-0.5克/立方水體。視培養密度、水溫、換水量及時調節。
7、浮游幼體突發性疾病防治
通常癥狀為面盤解體、點狀下沉、肝臟盲囊變淡發散、腸道功能下降。換水倒池后,淘汰死亡幼體,育苗水體潑灑:解毒維補健3-5毫升/立方水體+解毒修復液3-5克/立方水體”浸浴24小時后換水,連續2-5天。
8、浮游幼體臨床癥狀防治管理
幼體之間粘連拉絲,浮游能力下降。倒池換水后潑灑“解毒維補健3-5毫升/立方水體+三寶有機碘1毫升/立方水體”連續2天。
9、重金屬、藥物、藻毒引發病癥防治
如出現胃腸食物少、肝臟功能降低、色澤淺淡、浮游能力弱等癥狀,潑灑解毒維補健3毫升/立方水體”連續2-3天,換水后使用。
10、種貝促熟溫度,稚貝培養溫度
按書本操作規程即可。
11、重視并檢測亞鹽指標
重視并檢測鮮活單細胞藻類培養池里的亞鹽指標及弧菌數量對稚貝健康影響,把握投喂藻液質量。
12、重視溶解氧指標及檢測
重視出庫前稚貝培養池中的溶解氧指標及檢測,預防稚貝中毒缺氧綜合癥發生。
13、幼貝池塘暫養水質及苗種健康管理
池塘水質理化指標,營養結構,藻菌平衡狀況,謹防池塘環境因素導致的免疫力低,藻毒素,溶解氧等引起的缺氧綜合癥發生。
結語
貝類育苗是系統工程,醫未病,防患于未然,首先重視水質管理與種苗營養技術管理相結合。再此基礎上,遇到突發癥狀時,做到早發現,準確判斷,技術管理實施到位,方可贏得最終成功。
中國鰻魚網報道
中國鰻魚網(www.hzqizhen.com)所刊登的所有內容,包括但不限于圖片、文字及多媒體形式的新聞、信息等,未經著作權人合法授權,禁止一切形式的下載、轉載使用或者建立鏡像。獲得合法授權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必須為作者署名并注明“來源:中國鰻魚網”字樣。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依法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