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寶魚作為養殖近20年的一個品種,已步入了產業穩定期,有輝煌,有低落,但依然堅強的延續著。不能說步入了衰退期,但發展遇到了瓶頸卻是不可否認的事實。
之所以稱之為瓶頸,是因為規模在萎縮,養殖者在減少,產業鏈有崩斷之危,所有相關從業者的經濟收益持續下降,相當部分養殖者的收益為負。長此以往,則此一品種退縮到局域小品類的可能是相當大的。而如何突破,則必由現狀談起,認識現狀,才能腳踏實地的向前沖鋒。
現狀一:苗種退化
作為外來品種,中國海域無可供品質改良或復壯的親本,受限于資金與中國經濟發展現狀,定期引進國外親魚變成知易行難。于是乎,親魚優選優育成為一紙空談,苗種種質退化勢不可免。而苗種退化最大的體現就是長速變慢,抗病力下降。如苗種的問題不能從根本上解決,突破瓶徑難,難,難。
現狀二:養殖環境惡化
中國特殊的國情,造就了中國模式,而中國模式最大的優點就是前期發展迅猛有余,規模至上。而最大的缺點就是后繼發展不繼。體現在大菱鲆養殖上也是如此,顧眼前,不謀長遠發展,地下深井咸水是中國特色大菱鲆養殖模式,可以說無優質地下深井咸水,即無中國的大菱鲆。但受短期經濟利益驅動,過早的消耗掉富貴的水資源,導致水產無好水,地下井水被地表水污染,重塑曾經的輝煌,可以說很難,很難。
現狀三:疾病高發
此一條是前面兩條現狀最直接的結果。苗種差,養殖環境差,加上過度追求高產量而形成的藥物依賴,疾病高發再所難免。改變此一現狀,難易難斷。難可比登天,易可比涉川。難比登天是因為疾病泛濫,并形成全國并發態勢,最佳指向標是氣溫,不同氣溫下有不同的疾病,12個月,有12個月的疾病發生規律。說其易,是因為并非所有養殖戶都面臨此一情況,如果能將此一部分養殖戶情況作好歸納分析,必可通過改變某此條件,達到全年養殖無大病的目標。(作者:李賢彬)
中國鰻魚網報道
中國鰻魚網(www.hzqizhen.com)所刊登的所有內容,包括但不限于圖片、文字及多媒體形式的新聞、信息等,未經著作權人合法授權,禁止一切形式的下載、轉載使用或者建立鏡像。獲得合法授權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必須為作者署名并注明“來源:中國鰻魚網”字樣。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依法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