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南美白對蝦的蛻殼規律
南美白對蝦的身體,有堅硬的外殼以保護身體,蝦類必須借助周期性蛻殼,才能達到生長的目的。南美白對蝦的生長速度受蛻殼率和生長增值率(每次蛻殼后下次蛻殼前的增重)的影響,幼蝦蛻殼次數在水溫28℃時,蝦苗30~40小時蛻殼1次;體重為1~5克的仔蝦4~6天蛻殼1次;15克以上的大蝦一般2周蛻殼1次。蛻殼率與水質環境因子有關,對蝦的飼料營養全面,可促進蛻殼。對蝦蛻殼是否順利與身體強弱、病菌、敵害乃至同類侍機侵襲有關。另外,環境因子突變、飼料營養不全面等也會對其蛻殼造成影響。
二、南美白蛻殼的幾種癥狀和原因分析
1、蛻殼期的幾種癥狀
對蝦的甲殼異常堅硬,俗稱“鐵皮蝦”,空胃或殘胃,看不清腸道,體表色素加深,黃色素明顯增多,特別是鰓蓋兩側發黑、發紅、發黃,鰓絲腫脹發白、發黃、發黑,步足上布滿紅色斑點,肝胰臟輪廓清晰,不腫脹不萎縮,心區輪廓不清呈渾黃色。蝦體肥大。頭胸甲可輕易剝離,內側無肌肉相連,也無明顯的白斑。血淋巴凝固時間長。嚴重者游動異常,或伏在岸邊不動,甚至死亡。對刺激性藥物反應強烈。如果用藥不當,容易造成本癥的迅速發展;
難脫殼的蝦,俗稱“鐵皮蝦”
通常蝦身會有很多纖毛蟲
對蝦的甲殼為雙層皮,輕捻外皮即掉,外皮異常脆弱,俗稱“雙皮蝦”或“脆皮蝦”,額劍容易折斷,身體消瘦,體表黑色素多,鰓絲腫脹潰爛,多呈黃色、黑色。腸胃空,活力弱。伏在池邊不動或在水面上漫游,呈缺氧癥狀。對環境變化敏感,稍有改變,死亡大量增加;
雙重殼蝦
對蝦的甲殼異常柔軟,既“軟殼蝦”,體色發青,腸胃空,活力弱,鰓絲發黃、發白。患病對蝦多伏在池底,特別是在增氧機的下方往往有許多死亡的尸體。此時,減產已成定局,損失依發病數量而定。
軟殼甚至無殼蝦
2、病因分析
水質惡化和營養缺乏是本病的主要原因。
蛻殼本來是健康對蝦正常且復雜的生理過程,但對于劣質蝦苗來說就是道道難關。
順利的蛻皮過程大致可分為以下三個階段:
蛻殼前,是指上次蛻殼結束至下次蛻皮開始的時期,其時間依體長不同而不同,一般在12~15d之間。在此期間,南美白對蝦主要進行營養積累,其中包括鈣的積累。鈣主要從食物和水體獲得,正式蛻殼前鈣的含量達到最高峰,水分含量降至59%~61%之間,同時體內吸收和分泌的蛻殼激素含量也達到了最高值,對蝦作好了蛻殼的物質準備。如果對蝦種質低下或環境條件不好,對蝦就不能順利蛻皮,時間稍長即形成本癥的初期癥狀;
蛻殼中,僅幾秒至十幾分鐘。蛻殼是要消耗許多能量的,如果對蝦體質虛弱或體內營養積累不足,往往蛻皮不完全,形成雙層殼;
蛻殼后,指新皮由軟變硬的時期,時間大致是2~1.5d(蝦苗除外)。舊殼蛻去后,新殼又不能及時鈣化,從而形成“軟殼蝦”。
水質惡化水質惡化多發生在水色過濃的池塘中,透明度幾乎為零,水面浮有油膜和大量的死亡藻類,有時水面上飄來陣陣腥臭味。此時藻類大量繁殖,白天,水表面的溶解氧呈過飽和狀態;夜晚,大量的藻類則成為耗氧因素,造成池底溶解氧過低,從而影響對蝦攝食和蛻殼。久之,甲殼堅硬異常。
藻類大量死亡,多產生毒素,誘使對蝦異常脫殼。對蝦因新殼尚未完全形成,舊殼又沒有順利蛻下而形成雙層皮。
氣候性突變和外源性的毒素均可誘發對蝦異常蛻殼,也是形成“雙皮蝦”和“軟殼蝦”的因素。
在毒素的誘導和低氧狀態下,對蝦即使勉強蛻殼,倉促而成的新殼也不能迅速硬化,這就不可避免地產生了大量的軟殼蝦。雖然時間長了,部分軟殼也可以慢慢變硬,但甲殼表面往往粗糙不光滑,對蝦的身體多呈肉瘤狀,為下次蛻皮造成了更大困難。
營養缺乏對蝦蛻皮不但需要消耗大量的能量,而且也需要礦物質和激素的儲備,其中任何一項缺乏,都會影響到對蝦的順利蛻殼。所以,保證對蝦的營養均衡是對蝦蛻殼所必需的。
三、蛻殼期癥狀的影響
蝦蛻殼難,成硬殼蝦或重復蛻殼成為軟殼蝦會引起對蝦生長緩慢,偷死等癥狀,造成產量低或養殖周期長養殖效益低等甚至達到50%以上的死亡。
中國鰻魚網報道
中國鰻魚網(www.hzqizhen.com)所刊登的所有內容,包括但不限于圖片、文字及多媒體形式的新聞、信息等,未經著作權人合法授權,禁止一切形式的下載、轉載使用或者建立鏡像。獲得合法授權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必須為作者署名并注明“來源:中國鰻魚網”字樣。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依法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