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A级毛片,日本不卡三区,亚洲欧美一区二区三区,免费A级毛视频

歡迎光臨中國鰻魚網

教你一招:就近取材,治草魚細菌性腸炎病

一、發病情況

去年7月底,單位附近一養殖戶一口面積將近9畝、水深2.2米的草魚種培育池暴發細菌性腸炎病。726日死魚50多尾,27日猛增至150多尾,28日死魚達700多尾,以后幾天中最多的一天死亡達3000多尾,呈現大批量死魚的現象。養殖戶也用了一些藥物治療了5天,卻不見效果。據養殖戶介紹,該池從夏花(夏花為5月初從外地購進的早繁水花,自己培育賣掉后剩余的,大約28萬尾)入池到發病的兩個來月里,從未更換過新水,水色呈淺醬黑色,水體透明度低,上面還有些氣泡,草魚等經常浮頭。

二、癥狀

病魚有獨游的現象,而且游動緩慢,進食不積極、甚至喪失。有的病魚肛門外突紅腫、腹部膨大,腹部稍稍擠壓,有黏液從肛門流出,解剖后發現腸道充血發紅、后腸尤為明顯,腸道彈性小,有的腸道內根本沒有食物,有的只有少量食物,有黃紅色黏液,腸道沒食物的病魚有的肝臟還有點狀出血。根據這些癥狀,診斷此池塘草魚患的是細菌性腸炎病。鏡檢沒有發現寄生蟲等。其余的健康草魚搶食正常。

三、治療方法及結果

8月初該養殖戶找到筆者,筆者隨之來到該養殖池。經過現場查看,筆者提出先用兩天時間適量換水。834日兩天池塘適量換水,水體透明度提高,水色好轉。筆者本想建議養殖戶用別的藥物治療,卻發現池塘旁邊的空地上有大量幾乎曬干的馬齒莧,該空地8月用來種大白菜,卻長了大量馬齒莧,于是該養殖戶在8月前把馬齒莧全部鏟除,留出了空地。筆者靈機一動,采用馬齒莧治療疾病。在86日把干的馬齒莧打成粉,以草魚當天飼料投喂量的1.5%混入飼料中,在混入前把粉在溫水中浸泡2小時以上,同時加入少量食鹽。飼料晾干后投喂,連喂8天,投喂時在食場水域潑灑少量藥物。用藥第2天,病魚情況有所好轉,第6天死魚數明顯減少,第8天停止死魚,魚體恢復正常,進食積極,病情得到控制。在筆者的建議下,在以后的養殖過程中該養殖戶每隔20左右投喂5天左右的馬齒莧藥餌或少量韭菜用以預防草魚腸炎病等,并適量換水,一直到11月初停喂,此病沒有再次發生,草魚生長正常。2016年收益不錯。

四、小結

1.這次草魚細菌性腸炎病發病原因,首先可能是夏花入塘放養密度過大。該池塘面積將近9畝,共放草魚夏花28萬多尾,花白鰱共計3萬尾,還有少量的鯉、鯽魚,每畝放草魚3萬多尾。筆者周邊很多養殖戶都是大密度放苗,結果大部分養殖效果并不好。其次,此魚池從投放苗種到發病的兩個多月時間內基本沒有換水,只是加了少量井水,水質差,聞起來還有些腥臭味,經化驗水體中氨氮等有害物質指標過高,水質惡化,引發這次腸炎病。因此養殖密度大、水質差為致病首因。筆者建議養殖戶在以后的養殖中投放草魚夏花時每畝應控制在2萬尾以內,并搭配適量的花白鰱等品種。在高溫季節,注意調節水質,每20天左右潑灑一次生石灰水等對食場和水體消毒,條件允許的話潑灑光合細菌等有益菌類,注重增氧機的使用。水質不好時,可適量換水,始終保持養殖池水的活性。另外,放魚前的清塘工作一定要徹底,池底過多淤泥要盡量清除。

2.筆者自己多年的養殖體會是:在夏季高溫季節治療魚病,不宜采取水面大面積大量用藥的方式,應防止發生水質突變等而使魚病加重,宜采用在食場潑藥,形成“藥浴”環境;發病后,應先調水,水質適合后,再以內服的方式治療,這樣效果往往會更好些。

3.這次治療中使用的馬齒莧性寒味酸,具有清熱利濕、涼血解毒的功效。尤其是馬齒莧中的有機酸類等對引起腸炎病的腸型氣單胞菌等有強抑制作用,馬齒莧不但是魚類的好飼料,也是預防和治療魚病的好中草藥,對這次草魚腸炎病的治療效果十分顯著,而且馬齒莧在北方也隨處可見。而加入的少量食鹽是維持生命所必需的,鈉離子對維持機體滲透壓、水體平衡以及酸堿平衡等至關重要,還能維持和提高神經肌肉的興奮性等;能激活胃蛋白酶原,供給胃蛋白酶所需的酸性環境,使食物中的蛋白質變性,有助于消化;食鹽還具有一定的殺菌作用。同時應用中草藥防治魚病不但可以解決西藥的抗(耐)藥性和養殖魚類藥物殘留超標等問題,也是發展綠色水產業、開展健康養殖的需要,更是人類自身健康的需要,在水產養殖中的應用已經越來越廣泛。(作者:河北唐山市陡河水庫管理處 盧正臣)

中國鰻魚網報道

【關鍵字】:水產養殖漁業,草魚,腸炎,病害防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