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圖 海大集團服務營銷中心 張波
一、草魚苗“白露關”
“白露”是九月的頭一個節氣,諺語曰“白露秋風夜,一夜涼一夜”。這時,白天最高氣溫雖然仍達三十幾度,可是夜晚之后最低氣溫只有二十多度,兩者之間的溫度差達十多度。白露時節前后,草魚苗會出現發病死亡的現象,養殖戶稱之為草魚苗的“白露關”。
近三年草魚苗發病從“白露”開始,發病高峰期主要集中在9月中下旬(見表1)。2012年草魚苗發病非常嚴重,市場整體成活率只有60%-70%;2013年發病情況良好,苗種成活率非常高,這也導致了年底草魚苗價格低迷;2014年受異常天氣的影響(八九月份陰雨天多),草魚苗的發病時間推后半個多月,9月下旬草魚苗死亡數量開始上升,嚴重的日死亡尾數達到300-500尾/天。截止至10月上旬,發病仍在持續。
表1 華中區近三年草魚苗“白露關”死亡情況
草魚苗“白露關”發病周期長(1個月),發病率廣,死亡率大,發病癥狀多樣,診斷治療困難。筆者通過近三年對草魚苗“白露關”疾病的跟蹤調研,分析得出白露時節造成草魚苗發病的主要原因是溫差應激過大、病原微生物入侵以及魚體代謝器官受損等三方面引起的。
二、草魚苗種白露關發病原因分析
1.溫差應激過大
白露前后天氣轉冷,水溫迅速降低,晝夜溫差加大,特別是遇到大風、降雨等異常天氣,水溫變化非常劇烈,而每一次溫差的巨大變化都會帶來草魚苗的發病高峰(見圖1),圖中顯示了2012年白露時期草魚苗4個發病高峰期與水溫變化的關系。通過數據分析發現,當24小時內水溫變化超過2℃時,草魚苗非常容易發病。
圖 1 2012年湖北仙桃區域白露前后池塘水溫變化
養殖戶對于白露時節的劇烈變溫后草魚苗發病也非常敏感,戲稱草魚苗也會“感冒”。這是因為魚是變溫動物,水溫變化直接影響體溫從而引起生理變化。溫差應激過大會造成魚體腸道損傷,腸粘膜通透性增加,抗原及毒性物質滲入;同時溫差應激也會造成免疫系統損傷,魚體的血液指標發生一系列的變化,包括血糖、白細胞、血栓細胞、紅細胞、免疫因子以及激素等都有不同程度的影響,魚體免疫力下降,對疾病敏感性增加。
2.病原微生物入侵
進入白露,隨著氣溫的降低,水溫也開始下降,一方面水溫處于25-30℃之間,非常適合病毒、細菌以及寄生蟲等繁殖;另一方面,表層水溫的下降帶來了底層有害物質和病原的上浮更容易使魚感染疾病。這個階段,危害草魚苗的主要疾病有病毒性出血病、細菌性爛鰓腸炎以及車輪蟲病。
(1)病毒性出血病
病毒性出血病病原是草魚呼腸孤病毒,主要感染10cm左右的1齡草魚苗,而白露前后草魚苗正好處于這個階段。筆者在湖北仙桃和洪湖等區域發現十多個病例,其主要癥狀是鰓蓋、眼眶四周、下頜及口腔有點狀出血,腸道充血但柔韌性好,未見肌肉出血,鰓完好(見圖2);另外病毒性出血病不但可以使草魚苗直接致死,而且可以引發繼發性細菌感染。白露時期該病具有一定區域性,但是一旦發病,死亡量極大,而且不易治療。
圖2 草魚病毒性出血病
(2)細菌性爛鰓腸炎
根據筆者調研,細菌性爛鰓和腸炎是白露時期草魚苗發病的主要病因。爛鰓以開天窗,鰓絲腐爛,末端帶泥,嚴重時鰓軟骨外露,鰓蓋內側表面充血等癥狀為主;腸炎以腹部膨大,肛門紅腫,腸道充氣充血化膿等癥狀為主。白露時期該病發病非常普遍,死亡率大;發病初期通過消毒和藥物內服較易控制,但是容易反彈發作,而且后期難以控制。
圖3 草魚細菌性爛鰓和腸炎
(3)車輪蟲
白露時期草魚苗寄生蟲感染以車輪蟲為主。根據筆者調研和鏡檢發現,白露階段車輪蟲的檢出率在90%以上,但具體危害程度需要根據寄生的數量判斷,一般一個視野里超過10個(10倍鏡下)則會引起苗塘草魚苗死亡。考慮到車輪蟲寄生會造成鰓部的機械損傷從而引起繼發性感染,因此,對于車輪蟲的控制也不容忽視。
3.代謝器官受損
白露時期草魚苗死亡還有一個特點,不論池塘中魚苗的規格是大還是小,死的一般是池塘中生長較快的“頭子魚”。養殖戶中流傳一種說法,認為白露時節死魚與草魚苗的規格相關。但經過筆者的調查發現,規格較小的魚苗也會出現死亡現象。其實死“頭子魚”現象背后的真實原因與投喂管理和草魚苗代謝器官健康相關。由于草魚苗的數量和重量以及吃食情況不易判斷,養殖戶對草魚苗的投喂管理相當混亂,白露前后投喂量大的養殖戶投餌率達到6%-8%,低的只有1%-2%。筆者2013年調研統計發現,湖北洪湖區域白露時期發病草魚苗塘的平均投餌率為4.03%;而未發病的草魚苗塘投餌率只有2.5%。通過對病魚解剖可見腸道無食,肝臟腫脹,呈白色、綠色,腹水嚴重;并且發病的同一池塘中,規格差異越大,其“頭子魚”的肝膽腸功能越差。因此,在白露時期做好投喂管理,加強魚體代謝器官的保健非常重要。
三、草魚苗“白露關”疾病預防
“疾病重在預防”,特別是在白露到來之前做好預防管理措施對于白露階段草魚苗的發病非常關鍵。
第一,加深水位防止溫差應激過大。在白露到來之前將水深加到2m以上,可以有效減小異常天氣導致的溫差應激,同時在變天前全池潑灑抗應激產品可以有效降低魚體應激性。
第二,提前進行一次殺蟲消毒預防。白露到來前一周進行一次殺蟲(車輪蟲)消毒,可以有效控制病原微生物的侵襲。
第三,調好水改好底營造好環境。白露階段做好水質和底質管理,可以有效降低發病的概率。
第四,做好投喂管理和內服保健。在白露到來前半月要開始逐漸減料,降低魚苗的肝膽負荷,建議白露階段的投喂率為2%-2.5%;同時配合保健內服,可以有效增強魚體的代謝能力和機體免疫力。
中國鰻魚網報道
中國鰻魚網(www.hzqizhen.com)所刊登的所有內容,包括但不限于圖片、文字及多媒體形式的新聞、信息等,未經著作權人合法授權,禁止一切形式的下載、轉載使用或者建立鏡像。獲得合法授權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必須為作者署名并注明“來源:中國鰻魚網”字樣。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依法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