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4歲的藍澤橋,頭發花白,著裝樸素藍是全國鱘魚養殖規模頭把交椅—湖北天峽鱘業有限公司(下稱“湖北天峽”)的董事長,他癡迷于心中的“鱘魚之夢”。
此前的5月8日,時代周報曾刊發《九鼎折戟湖北天峽鱘魚真相》一文,引起強烈反響,湖北天峽與九鼎投資之間的糾紛亦備受業內關注。
5月31日,時代周報記者再赴湖北天峽公司,與藍澤橋就鱘魚產業發展前景、與九鼎之間的恩怨等深入交流和溝通。這位自稱將半輩子都獻給了鱘魚事業的人,再度發聲,講述實業與資本,天峽與九鼎之間的投資故事。
“看中九鼎2億元投資”
時代記者:湖北天峽是怎樣和九鼎投資接觸上的,天峽看中九鼎的哪一方面優勢?
藍澤橋:2010年7月,九鼎投資主動找到我們談合作,當時來談合作的投資方很多,九鼎算是最早接觸的。當時,我們考慮到企業自身發展亟待三個方面進行加強,即資金、現代管理團隊和現代企業制度,而九鼎投資當時名氣大,有不少業績,上述這些九鼎也給我們承諾了。另外,九鼎承諾投資加融資共2億元,我們覺得這就夠了,雙方于是展開合作。
時代記者:九鼎投資進入后,當初是否也有過一段“甜蜜期”,矛盾是如何一步步產生的,以致最后對簿公堂?
藍澤橋:矛盾不在于我們,在九鼎。第一,九鼎投資撤走3000萬元投資后,未將合資公司(宜都天峽)14.7%股份讓出,用于引進新投資者;第二,九鼎投資派來的團隊相繼出走,影響公司正常生產經營;后來,我們才知道公司上市的前提是主營業務穩定和管理團隊不能動蕩。
時代周報:雙方對簿公堂后,天峽被判支付8989萬元,判決對天峽的日常經營有多大影響?
藍澤橋:我認為與九鼎之間,是股權關系,并不是債權關系。現在的狀況是沒有辦法正常生產、經營,每天按照最低限度維持,每天大概需要10萬元飼料成本,反正拖垮算了。
時代周報:目前,與九鼎的紛爭還未有定論。同時,這也是九鼎投資失利的唯一水產項目。在您看來,九鼎有何失誤?
藍澤橋:我認為失誤主要是團隊建設問題。團隊非常重要,我認為九鼎管理水平低,資金管理水平也低。
時代周報:九鼎撤出后,天峽在公司戰略和規劃上有何調整?
藍澤橋:九鼎投資實際在2013年撤出,九鼎高管人員撤出完全未經董事會決議,也完全沒有走董事會決議程序。撤出后,合資公司在戰略和規劃上,基本沒有調整。未來我們將會把養殖規模集中一點,未來主要做深加工,主要做魚肉深加工,另外把魚籽醬做大,2013年魚籽醬產量是原來的10倍,這個產業渡過了最難的時期。
時代周報:你是實業起家。怎么看待資本與實業的結合?雙方在看待企業發展的角度和立場,是否有根本性沖突呢?與九鼎的合作,你希望有一個怎樣的結局?
藍澤橋:怎么看待資本與實業的結合?主要是將利益關系結合起來。其實,這個事件,九鼎把錢投進來,把人湊起來,我老實說很了不起,但是后來他們把錢拿走了,人也走了。是九鼎方面自己出了問題。當時在湖北高院調解,九鼎不僅要拿走合資公司(宜都天峽),還要母公司(湖北天峽),后來鬧僵了。
這個事情,最好的結局要么是九鼎給3000萬元,我走路;要么是我給九鼎2000萬元,九鼎走人。
其實,九鼎帶來的新的理念即”三魚”,先搞上市,即魚苗、魚籽醬、魚肉,這模式我覺得非常好。你把你的事情到位,我把我的事情到位,但雙方沒有充分協商。后來,我們反思是沒有律師,我們上當了,沒有法律顧問。
時代周報:未來融資或者尋找合作伙伴方面,天峽有何考慮?是否還會尋找PE進入?
藍澤橋:與九鼎的糾紛,我們考慮只有通過司法途徑來解決。現在很多企業聯系我們尋求合作,基本是國內一些民營企業,也不乏大公司,未來不太主張考慮PE,想找實體企業來合作。
“全國唯一工廠化養殖就我一家”
時代周報:天峽是如何成為迪拜七星級帆船酒店的供應商品?2013年,天峽鱘魚養殖量,以及出口量有多少?
藍澤橋:2006年開始,我們開始給迪拜帆船酒店供應魚籽醬,第一年是200公斤,第二年400公斤,第三年是800公斤。我們去年鱘魚養殖量是1500噸,實現總產值5000萬元。如果沒有與九鼎的糾紛,2014年我們預計產值在8000萬元左右。其實,深加工鱘魚產品2013年下半年才開始,主要做魚肉產品,魚籽醬做了11噸。現在我們主要給歐洲、中東地區供應魚籽醬,魚肉剛剛開始供應中亞一些國家,數量不多。
時代周報:鱘魚產品市場開發周期如何?若周期長,對公司會帶來何種風險,風險將如何化解?
藍澤橋:我們采取的是全封閉養殖,沒有什么養殖風險。面臨的主要是市場風險,因為消費市場沒有培育成型,我們現在主做魚籽醬。一般2-3斤的商品魚,主要是在武漢的水產市場出售。
時代周報:在鱘魚養殖及其開發方面,站在全國來看,天峽有何技術上的革新?
藍澤橋:我們的革新主要是我們創立的生態循環水工業化養殖和城鎮化家庭養殖鱘魚項目。這是超前的技術,全國唯一工廠化養殖就我們天峽公司一家。
時代周報:根據公開數據,目前國內鱘魚養殖量在2.5-3萬噸左右,養殖量在幾年內增加,魚子醬、魚苗及商品魚價格陡降,天峽作出了哪些應對,來保證公司的營收?
藍澤橋:現在國內養殖量在4萬噸左右。我們企業已在轉型,大魚、小魚我們都開始在做,現在深加工的價值,一條魚可以做到40條魚的產值。比如一條10斤的魚,賣肉可以賣到200元左右,但是深加工的話,一張魚皮市場價值至少300元,魚骨頭每斤400元,龍筋(魚骨髓)每斤700元,這些都經測算了的。
還比如一條100斤的鱘魚,養殖飼料每斤2斤飼料,飼料單價4元一斤,這就800元飼料成本,加上人工、水電等在300元內,這就1100元成本,如取魚籽可以取占鱘魚體重的15%,也就是說,這條100斤的魚,魚籽醬差不多7.5公斤,價值最少3000元。
未來我們將會把養殖規模集中在一點,未來主要做粗加工,主要做魚肉粗加工,另外把魚籽醬做大,2013年魚籽醬產量是原來的10倍,這個產業渡過了最難的時期。
時代周報:湖北天峽的商業模式是“生態工業化養殖+鱘魚產業化+現代農業旅游”,截至目前,此種模式進行得如何?特別是鱘魚產業化進行得如何,有何收益?
藍澤橋:去年,公司總產值共5000萬元。城鎮化農戶養殖鱘魚項目已有33戶。在現代農業旅游方面,去年有幾萬人前來參觀,差不多有20萬元的門票收入,主要是旅行社帶來的。
時代周報:天峽的產品一開始就鎖定中高端人群,做全產業鏈,目前市場開發程度如何,達到多大市場占有率?
藍澤橋:在全世界養殖鱘魚量少之又少,但比較零散,未成規模,2013年,我們天峽轉型鱘魚深加工,我們天峽的養殖鱘魚量、魚苗孵化、商品魚加工以及魚子醬產量是全世界最大的。這個市場剛剛開發,有個過程的,還是宣傳不夠。我們的市場占有率在逐步提高,但不愁賣不出去,包括我們的魚籽醬,產品是不愁銷路的。2011年我們實現總產值1000萬元;2012年實現產值2000萬元;2013年達到5000萬元。
“鱘夢”三十年
時代周報:你今年已64歲,可以說做鱘魚產業已做了半輩子。當初是怎樣的機緣巧合,使你投入這個產業?
藍澤橋:我從1982年就開始準備做鱘魚,當時我32歲,當時任湖北省機械化養魚公司總經理,同時兼任湖北華鄂鱘魚業發展中心主任,當時我們從美國引進美國匙吻鱘,當時在湖北仙桃、海南以及湖北廣水等地做繁育并成功后,我作為項目執行者,看準這種鱘魚的產業化,未來的空間也比較大。
同時,當時剛修建好葛洲壩大壩在討論是否修過魚道,中華鱘是洄游魚類,大壩建成阻隔后,鱘魚洄游被阻斷,所以這個時機很特殊,我們知道在2013年已經很難在長江里找到中華鱘了,這實際對未來鱘魚養殖產業化帶來很大空間。
此外,鱘魚全身是寶,鱘魚身上某些物質能穩定人的基因,凈化血統,能降壓、解壓等作用,對人類有很大的貢獻。
再就是,鱘魚全身都能利用,包括骨頭、魚刺等,利用率在95%,平常一些家魚利用率僅在45%—55%左右。
時代周報:您在養殖鱘魚中,遇到過哪些困難?
藍澤橋:1995年,我到當陽市王店鎮開始進行網箱養鮰魚,養殖少量的匙吻鱘。2000年,宜都市高壩洲水電站大壩截流,淹了農民的土地,政府要解決移民問題,我到宜都清江庫區帶動農民網箱養魚,當時我手里只有網箱養魚技術,哪里有資金呢?當時政府幫我擔保貸款30萬元起家。就這樣經過十幾年發展,我們天峽公司帶動了清江庫區及其周邊的鱘魚養殖,目前養殖量約2萬噸,市場價值20億元。
時代周報:之前,養殖地之前是在清江,為何又選擇轉移到宜都?目前,養殖基地分布在哪些地方?
藍澤橋:之前,我的鱘魚養殖基地主要在清江庫區。2006年,清江庫區遭受最強旱災,水溫升高,導致我的20多萬斤鱘魚死亡,當時損失至少3000萬元。鱘魚養殖主要是受水溫波動影響較大。
2007年,我到德國參觀當地工業化養殖項目,在賓館里,發現地下室有游泳池,是恒溫的,我知道我們江漢平原地帶平均地下水溫18℃,只要水溫恒定,溫度能控制,工廠化養殖鱘魚就有希望。
還有一個困難就是污染源的處理,我們叫“三化”,即植物凈化、微生物凈化和動物(注:與鱘魚伴養的魚類)來消化水中沒消化的飼料等。
這些原理搞清楚后,我們實際上是用最簡單的辦法來解決鱘魚養殖中水溫和污染兩大難題。國外都是機械化來控制溫度等,我的工廠養殖車間水溫通過自然調整,污染源通過簡單辦法來降解。這降低不少成本,生產費用小得多。
時代周報:你個人也是全國鱘魚的帶頭人,你怎么看待中國鱘魚產業的未來市場空間?
藍澤橋:我是這么看的,全世界動物制品畜禽類儲量是1.5億噸,水下動物是1.52億噸,加起來肉食儲量是3.02億噸。另外,中國人吃魚是國際平均水平的2倍,2012年中國人均魚消費量42公斤,畜禽類肉食中不可利用的骨頭占體重的30%,另外還有禽流感等疾病的困擾;一般家魚中骨頭占體重45%,是不能利用的,而鱘魚可食用率達到95%,骨頭也可以利用起來,鱘魚是最好的食品。
中國鰻魚網報道
中國鰻魚網(www.hzqizhen.com)所刊登的所有內容,包括但不限于圖片、文字及多媒體形式的新聞、信息等,未經著作權人合法授權,禁止一切形式的下載、轉載使用或者建立鏡像。獲得合法授權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必須為作者署名并注明“來源:中國鰻魚網”字樣。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依法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